当前位置:海盐民盟
“铁海盐”应避免陷入“铁产业”低端陷阱--民盟海盐县基层委员会在政协九届二次全会上的发言
来源: 嘉兴民主同盟 - 网站管理员(民盟-韩露) - 嘉兴民主同盟 发布日期: 2018- 01- 19

    编者按:在海盐县九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海盐民盟基层委委员张云东代表海盐民盟做《“铁海盐”应避免陷入“铁产业”低端陷阱》的发言。发言建议政府合理规划,扶优劣汰,完善机制,避免“铁海盐”陷入“铁产业”低端陷阱。发言后,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碎社强调大会发言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突出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突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发言中提出的问题,认真参考借鉴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在工作中予以采纳和落实。以下是发言的全部内容。

    民间俚语“金平湖、银嘉善、铁海盐”曾经反映三地在自然禀赋和富庶程度上的差异,但近年来“铁海盐”却因我县“铁产业”众多而成为了海盐的产业名片。然而,“铁海盐”发展至今已经面临“铁产业”难以摆脱的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高、环境影响大、安全隐患突出、产业附加值低等诸多问题,“铁海盐”如何避免陷入“铁产业”低端陷阱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我县“铁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县“铁产业”主要由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业和汽配制造业五大行业组成,近年来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一是产业比重上升较快。我县“铁产业”规上企业产值比重从2011年的1/4余上升到了2016年的近1/3,而全市“铁产业”比重仅15%左右,我县比重是全市的1倍多。同时,五年来我县比重提升了5.4个百分点,而全市仅提升1.3百分点,提升速度是全市的4倍多。(详见表一、表二

表一:涉铁行业相关数据表
                                                               
单位:亿元

 

 

 

2011

工业总产

主营业务收入

资产

利润总额

利税总额

 

涉铁行业

108.82

107.67

77.65

3.19

6.33

 

县内

405.89

399.48

363.77

15.55

27.34

 

全市涉铁行业

822.49

787.39

689.59

35.44

55.46

 

全市

5763.36

5609.89

5593.64

309.52

510.92

 

2016

涉铁行业

211.51

196.79

176.64

10.67

16.15

 

县内

657.41

618.16

615.1

33.56

57.48

 

全市涉铁行业

1218.21

1169.43

1188.4

72.62

108.33

 

全市

7843.7

7303.77

8243.70

495.72

761.76

 

表二:涉铁行业相关数据表单位:%

2011

工业总产

主营业务收入

资产

利润总额

利税总额

县内涉铁比例

26.8

27.0

21.3

20.5

23.2

全市涉铁比例

14.3

14.0

12.3

11.4

10.9

2016

县内涉铁比例

32.2

31.8

28.7

31.8

28.1

全市涉铁比例

15.5

16.0

14.4

14.6

14.2

2011年-2016年

县内涉铁提升百分点

5.4

4.9

7.4

11.3

4.9

全市涉铁提升百分点

1.3

2.0

2.1

3.2

3.4

2011

县内涉铁行业占全市涉铁行业比重

13.2

13.7

11.3

9.0

11.4

县内经济占全市行业比重

7.0

7.1

6.5

5.0

5.4

2016

县内涉铁行业占全市涉铁行业比重

17.4

16.8

14.9

14.7

14.9

 

县内经济占全市行业比重

8.4

8.5

7.5

6.8

7.5

 

 

从上述两张表中可见“铁产业”是我县比较集中的产业,而且这几年还在往我县集中。我县“铁产业”涌现出一批诸如首信钢业、中达集团、恒锋工具、宇星螺帽、克劳斯玛菲、艾迪西暖通、电渣核材、华业钢构、振达汽配等重点企业,紧固件形成块状经济,核电关联产业异军突起。

二是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借助区位交通、环境空间、加工成本等优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县“铁产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料采购、物流仓储、表面处理、加工制造、检验检测到销售出口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三是产业贡献并不明显。目前纳入税收征管的近2500家涉铁企业年纳税总额仅占全县的1/5,并且有2/3的企业缴纳国税占涉铁企业缴纳国税总额仅3.5%(其中近半数企业纳税额为0);有3/4的企业缴纳地税在1万元以下,纳税占涉铁企业缴纳地税总额仅1.5%,详见表三、表四

表三:涉铁行业国税收入相关情况表

年度

国税
总收入
(亿元)

企业数

纳税5万元以下企业

家数

纳税为0的企业数

纳税总额
(万元)

占总收入比例

2013

3.8

1741

1052

497

1486

3.90%

2014

4.5

1741

966

437

1314

2.90%

2015

5

2320

1524

674

1879

3.80%

2016

5.3

2320

1450

607

1865

3.50%

表四:涉铁行业地税收入相关情况表

年度

地税
总收入
(万元)

企业数

纳税万元以下企业

家数

纳税总额
(万元)

占总收入比例

2013

17385

1941

1202

318

1.80%

2014

23842

2077

1321

281

1.20%

2015

24116

1894

1105

312

1.30%

2016

27978

2436

1764

416

1.50%

从涉铁行业的税收情况表不难看出,虽然这几年我县的“铁产业”还在集中,但是这些涉铁企业的税收贡献却不显著,且大部分的纳税额度都很低,另外还有面广量大的小作坊处于脱管状态。可见,我县的“铁产业”还是以低小散为主,贡献并不明显。

二、我县“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铁产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一是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铁产业”离不开表面处理、热处理以及拉丝、冲压锻等较大污染风险的工艺环节,废水、废酸、废油、废气、废渣、污泥、重金属、噪音等污染因子不断挑战我县的污控总量、环境容量以及群众生活质量。从下面的表五中可见,在环保部门备案的我县拉丝、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类企业中规上企业占比较低,多数还是中小型企业,同时面上肯定还存在部分环保部门未备案的拥有此类工艺的低小散型企业,这些低小散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缺乏,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且我县及周边缺乏相应的固废及危废处理设施及能力。

表五:拉丝、表面处理、热处理企业相关数据表

工艺类型

企业数

设计能力合计
(万吨)

2016年总产值
(亿元)

产值2000万以上企业数

占比(%)

拉丝

53

110

20.3

20

37.7

表面处理

28

104

10.4

6

21.4

热处理

31

60

2.8

4

12.9

二是资源占用问题突出。“铁产业”一般由于厂房仓库单层结构,土地资源占用大,亩均产出和亩均利润普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同时,“铁产业”往往耗能较高,综合能耗量从2012年的20.6万吨标煤增长至2016年的43.8万吨标煤,占全县能耗总量从1/6上升到了1/3(详见表六、表七)。从表六中可以明显的看到部分涉铁行业靠龙头企业拉高了亩均产出值,最明显的就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加上协和该行业的亩均产出为83万元/亩,但扣除协和后其亩均产出只有36.1万元/亩,直接减少一半多。因此可见我县“铁产业”存在着占地多、能耗高、产出少的突出问题。(民盟海盐县基层委员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嘉兴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嘉兴市中科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嘉兴市广场路1号 电话:0573-82521850 电子邮件:jxmm850@163.com 邮编:314001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备案号: 浙ICP备0904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