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湖民盟
探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发源地――安吉余村
来源: 嘉兴民主同盟 - 网站管理员(民盟-韩露) - 嘉兴民主同盟 发布日期: 2018- 04- 09
“两山”科学论断产生的背景,安吉的天荒坪因电影《卧虎藏龙》而声名远播,成了旅游热点。就在天荒坪的西侧有一个小山村,它的名字叫余村,如 今因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而声誉海外。
    据考证,安吉县名源于《论语》“安且吉兮”,而余村之名更为吉祥,意为“年年有余”。安吉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越,盛产毛竹和茶叶。大自然对余村似乎特别眷顾,这里除了毛竹和茶叶,还有丰富的矿山资源,是安吉最大的石灰岩开采区。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余村依靠开山挖矿、办水泥厂等迅速富裕起来。村集体经济每年收益纯利润在300万元以上。村民们形象地把开山卖石头称之为“石头经济”,并把矿山称为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新楼一幢幢建设起来,可是他们并不感到幸福。问题摆在眼前:由于炸山开矿,烧制水泥,天空整日灰蒙蒙一片,粉尘在毛竹叶片上堆积如雪,溪沟里泥浆横流,水生物死光光。更为严重的是这几年矿山死亡事故频发,先后死了五人。在第五个村民死于矿难之后,村支部、村委会当即召开干部会议,讨论矿山的关停问题。讨论结果颇具戏剧性:一半干部同意关矿,一半不同意关矿。
    问题悬而未决。
    自然环境在持续恶化。同时,生态的破坏让人们开始思考发展的意义。
    2004年初,处于两难境地的村领导召开村民会议,把矿山和水泥厂关停去留的决定权交给群众。经过民主讨论,最后出乎村干部意料的是会议一致同意关停三个矿山和一个水泥厂。污染问题得到了初步整治,天空开始变蓝了,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村集体经济一下子从300多万元下降到不足20万元。
    村干部们又一次深陷疑虑:要了矿,没了好环境,但有了钱;关了矿,有了好环境,但没了钱。
    开矿,关矿,孰优?孰劣?
    就在这个时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余村调研。 

    人改变环境 环境也改变人。
    在余村的入口处,有一块88吨重10.8米高的巨石,那便是“两山”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鲜红似朝霞,背面记述了此碑的由来。
    那天,天气炎热,没有风。
    余村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气氛有些不安,村干部们有些紧张:面对前来调研的省委书记到底作怎样的汇报?在座谈中,习近平看出了村干部们心中的忐忑。在谈到关停矿山时,他立即肯定这是“高明之举”。他说,现在关矿,看起来经济收入是降低了,但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新的革命。接着他说了下面这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就有含金量,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有所得,有所失,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这一天是2005年8月15日。
    习近平考察之后,余村关停了所有矿山、水泥厂和化工厂等污染环境的企业。十二年来余村百姓牢记嘱托,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之路,“石头经济”被休闲经济,绿色经济所取代。现在余村蓝天白云、空气洁净、溪水潺潺,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了旅游者的“圣地”,村旅游收入每年超千万元。
    12年前,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著名的“两山”科学论断,为如何做好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取舍提供了发展思路。安吉余村将“两山”理论化为生动的现实,是当前中国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嘉兴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嘉兴市中科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嘉兴市广场路1号 电话:0573-82521850 电子邮件:jxmm850@163.com 邮编:314001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备案号: 浙ICP备09045544号-1